导语:在当前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频发、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该如何通过模式创新实现风险对冲与成本优化?本文以成都青白江肉类供应链、崇州家具产业及厦门建发模式为样本,解析政企银协同、资源整合与货权管控的创新实践,为区域提供破局思路。
一、成都青白江肉类供应链:政银企共建“资金池+货权监管”双保险”
(一)城市模式亮点
通过政府主导、国企运营、银行参与的三方协同机制,青白江区构建了肉类进口供应链金融闭环,有效平衡资金支持与风险防控。
▲ 图1青白江国际陆港
(二)资金池共建
地方政府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供应链金融资金池,通过"货权质押+期货对冲"模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具体而言,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供应链金融资金池,四川银行、浦发银行等机构分阶段向区域授信总额达600亿元(2023年四川银行授信300亿元,2023年浦发银行授信300亿元),重点支持肉类等大宗商品进口。
通过“货权质押+期货对冲”模式,企业可获取低息贷款,综合降低融资成本。
(三)货权数字化监管
搭建区块链跨境贸易平台,实现肉类进口全流程货权追踪,结合海关通关改革与智慧冷链体系,提升物流时效并规避货权风险。
具体而言,成都市青白江区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中欧e单通”跨境贸易金融平台,实现肉类进口从保税仓储、冷链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货权追踪与数据存证。
自2019年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服务企业超8000家,货值规模近4亿元,有效规避货权纠纷与重复质押风险。同时,成都海关通过“提前申报+铁路快通”模式优化通关流程,结合玉湖冷链中心等智慧冷链物流体系,确保进口肉类品质与物流时效。
注:“中欧e单通”是一个基于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由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研发,于2019年11月正式发布。
二、崇州家具产业:集中采购+统仓共配,全面推动产业升级
(一)模式亮点
“川派家居看成都,成都家居看崇州”。作为全国三大家具地方品牌之一的川派家具核心生产基地,崇州本地生产配套率达85%以上,形成“一个国内龙头链主(全友家私)+两个10亿级准链主(明珠、索菲亚)+N个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通过“集中采购+统仓共配”模式,崇州以政府引导整合供应链资源、以产业协同优化仓储物流、以数字化赋能提升响应效率,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风险,为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二)集中采购:降本增效,强化供应链协同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整合全球订单与本地化生产,建立原辅材料集采机制,强化产业链协同效率。
具体而言,通过亚嘉国际贸易公司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整合海外订单需求,崇州家具产业实现国际市场需求与本地产业带的高效衔接,构建"按需生产-精准供应"的敏捷制造体系,例如直接对接美国终端客户订单,减少中间环节冗余。同时,依托丽维家"互联网+供应链"平台整合中国林业集团等全球资源,推动绿色原辅材料集中采购,降低综合采购成本。
本地五金件、板材等生产资料配套率达85%以上,形成从绿色原料集采、本地化生产到跨境交付的全链条协同,显著缩短供应链响应周期。
(三)统仓共配模式:优化仓储物流,提升交付效率
崇州通过建设共享仓储中心,布局海外前置仓与跨境物流体系,实现库存优化与终端配送提速。
具体而言,崇州家具产业通过与文轩宝湾合作建立家居共享仓,提供云仓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仓储效率并降低企业库存压力。整合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资源,打造涵盖国际物流与尾程配送的一站式服务,缩短整体交货周期。
同步推进海外仓体系建设,布局美国前置仓及独立站,实现产品集中发运与统一配送,强化终端响应能力。此外,州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崇州家具商会计划组建自有国际运输公司,完善通关及物流配套服务,进一步降低跨境贸易成本。
(四)崇州模式的成效与突破
早在2023年6月,崇州下定决心开辟跨境电商板块和其供应链,成立亚嘉国际贸易(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探索,于2024年底形成现在的跨境贸易模式。
四川崇州经济开发区在崇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实现集中对接、集中出口。
2025年1月首次完成5万件成品家具的规模化集中出口(涵盖家庭、办公、户外及宠物家具),标志崇州从生产优势转向供应链优势。
▲ 图2 2025年1月,5万件“崇州造”川派家具出口美国
三、厦门建发模式:转向实体贸易+货权控制,构筑政策风险防火墙
(一)模式亮点
厦门建发通过“货权穿透管理+基差交易主导+研究院赋能”三重机制,构建了实体贸易与金融工具深度融合的供应链风控体系,为大宗商品行业提供“稳链强链”的标杆范式。
(二)全产业链货权管控(信息来源于厦门建发年报)
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电子证照服务。
厦门建发基于“LIFT”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以“物流(Logistics)”“信息(Information)”“金融(Finance)”“商务(Trading)”四大要素为基础的、定制化的供应链运营服务。
通过建立物流供应商准入标准、智能监控系统与存货保险机制,构建三级货权风控体系:
● 物流供应商管理:严格的物流供应商准入标准,优先选择资质良好的大型国有物流企业。
● 物流管理体系:设立三级物流管理体系(总部、专业集团、经营单位),加强物流管理职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 存货盘点与监控:建立存货盘点检查制度,通过远程视频盘点工具和智能监控技术,确保货物安全。
● 保险保障:投保“存货财产一切险”,加强货物安全保障。
▲ 图3 建发股份“LIFT”供应链服务体系
(三)期货对冲体系
通过基差交易主导期现联动,结合行业研究动态调整套保比例,平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具体而言,依托6000亿元(2023年)级业务规模与低融资成本优势,厦门建发形成以基差交易[ 基差交易是一种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结合基差来确定现货交易价格的方式]为核心的期现联动模式,覆盖90%以上贸易量。
策略上采用动态套保与跨境价差套利(如LME与国内期交所价差),结合黑色产业研究院、农产品研究院的日度策略报告,建立价格预警机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锁价服务
注:基差交易是一种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结合基差来确定现货交易价格的方式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成都青白江、崇州家具产业与厦门建发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突围路径。
青白江的“资金池+货权监管”双保险模式,通过政银企协同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崇州的“集中采购+统仓共配”模式,以资源整合与跨境物流布局,推动制造业供应链降本增效;厦门建发则通过货权管控与期货对冲体系,构建起实体贸易的风险防火墙。三者虽路径各异,但均以数字化赋能、政企协同及全链条资源整合为核心,为供应链韧性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启示。
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全球化深入,供应链创新必将迈向更深层次的生态协同与智慧化运营,成为区域产业、行业突破困局、制胜市场的核心引擎。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