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咖啡豆“涨价潮”,北纬25度的云南,正以一杯咖啡的香气征服世界。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358%,创下历史新高。这颗来自中国西南的“金豆”,不仅成为云南外贸的新支柱,更在国际精品咖啡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产业链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链贯穿了从原料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 图1 咖啡产业链全景图
上游企业孵化成果显著
龙头集群引领本土品牌创新
咖啡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咖啡豆的种植、采摘、粗步加工以及咖啡机设备的供应,其中粗步加工阶段涉及去壳、脱浆、日晒、水洗、蜜处理等技术环节。
目前,位于云南省的上游咖啡企业数量已超过8000家。云南省的咖啡产业主要扎根于上游的原料种植,已经培育出了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以及1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了后谷、爱伲、新寨、比顿、中咖、云啡、云潞等近40个云南本土咖啡品牌。
表1 云南省本土咖啡豆重点企业品牌
消费需求日益强势
企业借机向下渗透
产业链的中游则专注于咖啡的深度加工,包括烘焙、研磨、萃取、干燥、再加工等工艺,进而生产出各类咖啡消费品,如熟豆、咖啡粉、咖啡液、速溶咖啡粉、冻干咖啡粉、即饮咖啡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咖啡消费需求日益强劲,位于云南咖啡产业的上中游企业得以直接面向下游开拓业务,缩短了流通路径,有助于促进产品销量增长和产业升级。例如保山市有30余家咖啡电商企业,众多云南咖啡品牌布局全渠道的同时主攻电商销售渠道,拓宽了企业销售量、销售面。
表2 云南省的咖啡豆加工环节重点企业情况
下游赛道发展期迅速
本土品牌崭露头角
至于下游,则是流通销售领域,涵盖了超市、电商平台、便利店、外卖服务、连锁咖啡店等多种销售渠道。
在产业链的下游,即咖啡流通领域,作为咖啡主产地的云南省会昆明,其咖啡馆数量已突破2000家,而且在抖音电商平台上,其咖啡销售商家也超过了500家。在此背景下,诸如“四叶咖”、“肆只猫”、“农垦咖啡”、“嗨罐咖啡”、“花田萃”等云南本地咖啡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表3 云南咖啡豆产品主要形态及代表品牌
二、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态势
种植面积与产量
云南咖啡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据了全国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虽然近几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通过品种和种植环境改良等手段,云南提高了咖啡豆的单产量。2024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只有126.7万亩,但产量达14.6万吨。
▲ 图2 2020—2024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及产量
出口量
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出口额达到8.16亿元,同比增长346%,主要出口品类为粗加工咖啡产品占总产品出口量的70.51%,主要出口至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表4 云南咖啡出口前5国家出口额及其占比
出口价格
云南咖啡“国际化”的又一例证,是其价格的提升。据香港《巴士的报》报道,由于全球供应短缺,2024年全球咖啡价格上涨38.8%,创近年来新高。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云南咖啡豆价格进一步升高。
数据显示,在2024年至2025年咖啡采收季,云南咖啡豆采购价达每公斤60元,相比2024年同期每公斤33元的价格增长了近1倍。其中,普洱咖啡生豆本产季产量预计将达5.8万吨,与上一产季基本持平,但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 图3 2020年-2024年进口咖啡豆与云南咖啡豆对比
中智认为:云南咖啡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尚需增强。但从130年前法国传教士种下第一株咖啡树,到如今远销29国的“国际香”,云南咖啡已然开始逆袭。未来,当全球消费者举起一杯标注“中国云南”的咖啡时,品味的不仅是风味,更是一个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自信与实力。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