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以来我国物流成本持续优化,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1%,较2022年下降0.6%。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图1:2020-2027E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从2022年的14.7%到2024年的14.1%的途中,我国为降本增效做出了哪些努力?同时,为达到2年后13.5%的目标,未来又需要哪些发展措施?
一、各地政策亮点纷呈
近期,重庆、云南、河南等多地纷纷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相关政策。
表1:近期各省出台降本增效有关政策

-
安徽:目标为到2027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2%。安徽将提高物流组织效率、优化物流运行质量等几个维度综合施策,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根据按照安徽生产总值规模来测算,意味着700亿元左右的降本空间。
-
北京:将大力发展航空货运,积极拓展国际航线,不断完善“全货机+客机腹舱”航空网络布局;提升公路货运通行效率,加强货运车辆信息互联共享;增强铁路物流服务能力,务实推动铁路专用线进园区;积极推进多式联运,打通多式联运堵点卡点。将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创新发展,保障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需求。
-
吉林:目标为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5%左右。吉林将全力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采取多方面措施降低成本。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完善公路管理,促进特色物流创新,如制造业、粮食、农村物流等。健全物流运行体系,加强各级枢纽建设。推动物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优化政策环境,包括培育龙头企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保障用地、培养人才及简化通关等,各部门协同推进。
-
云南:目标为到2027年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5%左右。云南的实施方案聚焦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出通过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推动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方式,提升物流效率。云南还特别强调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推广新能源货车、循环包装等措施,这些措施既降低了成本,又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
广东:目标为至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左右。广东将培育建成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基地,“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设施体系更加健全,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现代物流对产业链韧性安全的支撑显著增加。
-
重庆:目标为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3%。明确提出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广绿色物流等措施,实现物流成本的显著下降。政策亮点在于“系统性”和“协同性”,例如通过整合港口、公路、铁路等多式联运资源,降低跨区域运输成本;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智能终端设备,提升物流全流程的效率。
-
河南:目标为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河南的政策涵盖了税费减免、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设立物流专项基金、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等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出打造“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物流与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深度协同,进一步释放降本增效的潜力。
二、从14.7%到14.1%,做出了哪些努力?
(一)物流网络的优化重构
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各地依产业布局与交通地理优化枢纽布局,沿海港口强化深水泊位、装卸设备升级,内陆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增开货运专线,机场拓展货运功能区,减少货物转运次数与等待时间,降低运输损耗与成本。“干支联运”运输模式依货物流量流向科学调配运力,如快递企业分拨中心与城市配送站高效联动,加速包裹送达。
(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
大数据挖掘海量物流数据价值,精准预测需求、智能规划路线、优化仓储库存,电商企业据此提前备货、合理选址仓库,依销售数据动态调整库存,降低库存积压与缺货风险;人工智能赋能仓储管理实现智能分拣、搬运与存储,物流企业采用智能机器人提升作业效率数倍;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平台普及,使货主、物流商、司机、客户信息实时共享,减少信息差提高运输效率。
(三)绿色物流的创新发展
新能源车辆在城市配送、短途运输领域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物流企业电动货车队规模渐长,充电设施网络完善助力续航无忧,降低碳排放与运营成本。共享物流模式在仓储、配送环节多点开花,共享仓库依企业淡旺季灵活调配空间,共同配送整合零散订单集中运输,减少车辆空驶与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持续降本增效,未来还需要哪些措施?
(一)技术驱动持续深化
技术驱动下,5G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将开启物流智能新时代。无人仓储内,智能机器人穿梭货架精准作业,自动分拣系统高速处理海量包裹;自动驾驶货车编队行驶于高速与城市道路,依路况与交通规则智能调速、避障,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输,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重塑物流人力与运营成本结构,催生智能物流新业态。
(二)绿色物流加速推进
绿色物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成为行业变革新引擎。政府完善绿色物流标准认证体系,从车辆能耗、包装环保、仓储节能等维度规范行业;企业积极响应,购置新能源设备获补贴、参与碳交易,物流园区打造绿色生态系统,应用太阳能、地热能,推广绿色包装技术。
(三)区域协同不断加强
区域协同发展浪潮中,跨区域物流合作迈向纵深。区域物流联盟整合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与运输线路,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跨区物流一单到底、无缝对接;跨省物流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异地设仓、互用运力、协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向心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智认为:在政策东风劲吹下,物流降本增效是区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各地政府、物流企业与相关产业应乘势而上、创新求变,深挖物流潜力,以高效物流体系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tag: